訂閱 至景理財投資 feed
已更新: 10 小時 50 分鐘 前

投資最重要的事 (霍華.馬克斯著) HOWARD MARKS

周日, 07/09/2017 - 01:28


投資最重要的事 (霍華.馬克斯著)

這是一本很好的投資概念 想法的書
特別把作者精華引述 提供分享
希望對喜歡投資的人 會有很大幫助~
也希望 朋友持續關
熱愛 綠藝術生活 ~ 理財投資網站

我的心得看法:

# 成功投資 ~ 必須深入思考很多層面 ,省略任何面向 , 才能產生差強人意結果. #成功投資 ~ 是在生活中學到經驗教訓 , 才能有效發展自我投資理念. #成功投資 ~ 必須建立在生活細心觀察上, 意識到世界發生甚麼 ? 未來會產生何種結果 ? #成功投資 ~ 做出好決策思考方法, 避開常見投資陷阱 ,對風險管理有非常敏銳判斷 ! #成功投資 ~ 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做出好決策與洞察力! 摘錄章節重點看法~

Chapter1. 學習第二層思考
Chapter2. 了解效率市場與侷限
Chapter3. 準確估計實質價值
Chapter4. 找出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Chapter5. 理解風險
Chapter6. 確認風險
Chapter7. 控制風險
Chapter8. 注意景氣循環
Chapter9. 意識到鐘擺效應
Chapter10. 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Chapter11. 反向投資
Chapter12. 找出便宜標的
Chapter13. 耐心等待機會
Chapter14. 認清預測的侷限
Chapter15. 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
Chapter16. 認識運氣扮演的角色
Chapter17. 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
Chapter18. 避開投資陷阱
Chapter19. 增加價值
Chapter20. 合理預期
Chapter21. 把所有重要的事做好

評述~
總結看法 投資紀律

分類: bestvision

投資最重要的事

周日, 07/09/2017 - 01:25
分類: bestvision

〈第三季投資季報〉Q3歐美變數多!縮表+脫歐易釀市場風波

週六, 07/08/2017 - 04:45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2017/06/30 08:16

展望第三季全球市場焦點,當屬美國聯準會 (Fed) 縮表最受全球矚目,至於英國執政黨失去國會多數優勢後,脫歐立場恐由硬趨軟,連帶影響脫歐後續談判。亞洲方面,中國在十九大召開前夕,下半年維穩趨勢大抵不變。台灣在度過上半年美國緊盯的壓力後,新台幣預料可小幅回貶。

美國縮表怎麼縮?若超預期市場恐生波

Fed 已於 6 月 14 日再度宣布升息一碼,並維持今年升息三碼預期。不過市場關注焦點早就從升息節奏轉向 Fed 如何縮減高達 4.5 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特別聚焦 Fed 的出手時機。

Fed 在 6 月的利率決策會議上,初步規劃「縮表」的具體作法為:每月手中公債到期之後,有 60 億美元資金將不會再重新拋回市場、買進相同天期之公債,之後 Fed 每季將對此增加每月 60 億美元規模,直至一年後 Fed 每月停止的「本金再投資」規模達到 300 億美元;而 MBS 初步則是停止「本金再投資」 40 億美元,隨後每季增加每月 40 億美元之規模,而一年後 Fed 將達到每月停止本金再投資 MBS 200 億美元。

據 Fed 內部研究指出,若 Fed 資產負債表規模在 2 年內縮減 6,750 億美元,威力相當於升息一碼。市場擔心,若縮表正式啟動將導致殖利率曲線趨陡,意味著長天期貸款利率將跟著提高,而長期利率走升之後最可能戳破的泡沫,估計將是美國房市。

市場預期 Fed 下次升息將落在 12 月,但估計在 9 月利率會議上,Fed 就會進一步宣布「縮表」的時間點,預估 Fed 在宣布啟動縮表以後,未來將會以「逐步且可預測」之政策態度,來減少每月的本金再投資之規模。

英國脫歐硬不起來!不利談判有利經濟

英國首相梅伊 6 月一番政治豪賭讓所屬執政黨喪失國會過半席次,導致「懸峙議會」。儘管梅伊力抗下台聲浪,與小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初步達成原則聯盟協議,但兩黨若後續協議告吹,英國政局動盪勢必再起,連帶拖累脫歐行政效率不彰。

此外,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的結盟,代表梅伊施政勢必無法貫徹原本「硬脫歐」的強烈意志,必須重新面對脫離歐盟單一市場、關稅聯盟、限制移民等關鍵議題,恐難幫英國爭取有利待遇。對外在脫歐談判時會更為艱辛,對內則可能引來黨內疑歐派的質疑。

「軟脫歐」可能性上升,代表英國可能設法保住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對英國及歐洲經濟都有利。從市場來看,政治不穩對英鎊短期難免震盪,但後市反而有利。

中國十九大前夕 經濟力求維穩優先

中國秋季將召開第 19 屆全國代表大會,由於今年適逢換屆,經濟維穩將是全年最重要基調。官方在今年初正式確立「去槓桿」、「防風險」步調,貨幣政策趨向緊縮,重點將引導市場資金離開房市與理財商品,打擊高槓桿的影子銀行、帶領資金「脫虛向實」。

展望第三季,預料官方維穩趨勢大抵不變,在管控金融風險與市場穩定中取得平衡。貨幣政策方面,市場主流認為宏觀調控仍會繼續,而在人民幣流動性趨緊的影響下,估計第三季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雖然仍會維持貶值趨勢,但大幅貶值的壓力將會出現緩解。

台灣下半年出口持平 新台幣兌美元預料將回貶

今年初至 6 月中旬止,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大幅升值了 7.99%。回顧上半年造成新台幣匯價大幅走升的原因,除了有避免遭美方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壓力,也因為過去「低基期」的效應帶動,刺激上半年台灣景氣持續向好,導致新台幣今年大幅走升,如 3 月份台灣外銷訂單為 411.2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12.3%,創下歷史單月最高增幅。

隨著時間逐步邁向去年的「高基期」區間,4 月份外銷訂單即出現顯著回調。市場估計,台灣經濟是否還能享有過去的低基期利多,產生爆炸性的年增長率,估計還是要靠出口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便曾在 5 月底時表示,台灣製造業測驗點從去年 12 月開始連續四個月下滑,已經產生警訊,台灣經濟成長率在去年最後一季就是最高點,現在是逐季走低,且鋼鐵、石化、塑膠等原物料產業持續看壞,台灣景氣已經從高峰往下墜。

分類: bestvision

華爾街牛派嗨翻!全球經濟7年來首度同步復甦

週五, 07/07/2017 - 00:41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2017/07/06 10:35

《CNBC》報導,全球大型經濟體及企業現正同時向上復甦,為 7 年來首見,也讓所謂的「全球同步復甦」近來成為華爾街「牛派」最熱愛話題!

花旗 (Citi Research) 首席全球股市策略師 Robert Buckland 於研究報告指出,「我們預期所有主要市場 2017 年將有強健的 EPS 成長表現,這是 2010 年以來首見的同步好轉情況。」

Robert Buckland 補充說明,「這與近年來相比,是個很大的轉變,此前我們見到許多地區及國家在 EPS 衰退中游移。」

2010 年來首見全球主要地區呈現 EPS 正向成長。圖片來源:《CNBC》
花旗預估,隨著獲利向上成長,全球主要市場今年也將有不錯的經濟成長表現,並帶領其進入 2018 年。花旗研究分析師估計,今年全球 GDP 成長將達 3.1% 明年則能達至 3.3% 。

「這個已歷經 8 年的全球牛市,或許已經有點老了,但我們不認為其將要走入終點。」 Robert Buckland 表示,他們預估全球股市未來 12 個月能再上漲 9% ,科技股、能源股及銀行股皆能受惠。
事實上,全球主要股市今年紛紛出現強勁表現,回應所謂的「同步復甦」。在美國,標普 500 指數 2017 年累計已上漲 8.4% ,泛歐 Stoxx 600 指數及日經 225 指數也分別上漲 5.9% 及 5.1% 。

同時,新興市場表現也超越已開發市場, iShares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基金 (EEM) 今年已飆升超過 17% 。

「全球同步復甦」同時也在瑞銀 (UBS) 週三 (5 日) 發表的大宗商品報告當中被提及。瑞銀分析師 Lachlan Shaw 指出,全球重要經濟體 PMI 指數同步強勁,這也穩固了企業對大宗商品的加碼部位。

分類: bestvision

〈第三季投資季報〉Tesla Model 3量產倒數 供應鏈蓄勢待發

二, 07/04/2017 - 15:06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李宜儒2017/07/02 12:07

讓消費大眾較好入手的 Tesla Model 3 即將在 7 月進入量產,市場屏息以待此款預訂量高達 40 萬台的電動車,究竟會掀起什麼樣的產業變革?其中台廠供應鏈,包括和大 (1536-TW)、台達電 (2308-TW) 及貿聯 - KY(3665-TW) 都是主要受惠者。

今年全球銷量上看兩百萬 中國成長飆速

除了 Tesla,以中國、歐洲車廠客戶為主的廠商也可望搭上這波電動車商機,包括廣華 - KY(1338-TW)、智伸科 (4551-TW)、百達 - KY(2236-TW)、劍麟 (2228-TW) 也都是可以觀察的標的。

富邦證券表示,據 IEK 的統計和預估,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達 190 萬輛以上,但仍由混合動力車擔當市場主力,預估今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將突破 200 萬輛,包括美國加州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中國自有品牌積極投入,以及日本政府延長兩年環保車減稅措施等,都是推動市場進一步成長的因素。

特別是中國是最大汽車消費市場,在其「十三五」期間補貼政策下,以及今年初中國工信部也宣布將加速發展電動車─目標是 2020 年達到 200 萬台的規模下,若以 2016 年的產量推估,未來幾年中國電動車每年都將維持 40% 的高成長。

電動車供應鏈前景看俏 和大 3 年營收有望破百億

汽車零組件大廠和大,其前三大客戶之中 Tesla、Punch 成長趨勢明確,且 BorgWarner 持續委外訂單以及新專案開發,法人看好和大可持續受惠。

和大表示,正積極布局智能化產線,嘉義大埔美廠 2 條智能化工業 4.0 生產線已順利量產,第 3 條、第 4 條智能化工業 4.0 生產線進入量產前的試產,第 5-7 條目前正在架設,年底前架設完成,預計明年第 1 季測試完成,4 月全數投入量產。隨著新產線陸續投產,和大樂觀預期,3 年後營收規模將破 100 億元。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目前車電部門已經打入美國 3 大車廠,而且產品主要都是以電動車為主,包括 DC To DC 充電器、On Board 充電器及充電樁等,現在該部門每年營收約 30 億元;且車電事業已經獨立出來,將投注更多資源,其中研發人員預計將再增加逾 100 人;5 年後營收將挑戰 150 億元。

貿聯 - KY 主要供應特斯拉電動車的線束,總經理鄧劍華指出,隨著電動車成長增速,當電動車進入大眾市場,包括電池管理、儲能、快充站等線束成長可期,公司將持續規劃擴大產能。

廣華 - KY 說明,由於公司在汽車內飾件研發設計和量產技術能力的關鍵優勢,使主要客戶三大日系、三大歐美系品牌車廠持續保持良好的訂單能見度,並成功於去年底切入新客戶自主品牌車廠供應鏈,營運維持穩定的成長動能。

汽車動力暨安全零組件大廠智伸科則是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優化、產線自動化設備導入,業者強調,產能已近滿載,深圳嘉善廠新廠房於第二季陸續完工,第三季將可逐步量產。

全球汽車零組件平台化趨勢 這些廠商受惠

此外,在全球汽車零組件平台化的趨勢帶動下,汽車供應比重往前 15 大 Tier 1(一階) 廠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同時也縮減 Tier 2(二階) 的供應廠商,Faurecia(佛吉亞) 為全球 Tier 1(Top 8) 供應商,而百達 - KY(2236-TW) 是 Faurecia 的全球核心供應商,透過 MQB 平台帶動營收逐步成長的動能,且又是多家 Tier 1 如 Bosch(Top 1)、Valeo(Top11)、Benteler(Top 24) 和 Hitachi(Top 26) 的合格供應商; 在全球汽車零組件平台化趨勢下,將成為主要受惠廠。

另外,劍麟也說明,全球各國針對行車安全的法規日趨嚴格,使品牌車廠積極針對新車款導入更多主動及被動式安全裝置與技術,大幅提升每車安全規格配備的滲透率,正專注汽車安全零組件生產,目標持續站穩全球汽車產業主要一階安全零組件供應商的重要合作夥伴。

電動車概念股

分類: bestvision

〈迷思〉太遙遠?千禧世代對退休財務超樂觀 投資儲蓄卻卡關

二, 07/04/2017 - 15:03

資料來源:宏利投信

儘管近幾年少子化、老年化議題成為顯學,年金制度改革紛紛擾擾,毫無疑問,「晚退少領」已是必然趨勢。然而在年金改革、凍薪、高房價、學貸等不利因素夾擊下,台灣千禧世代對未來退休規劃卻十分樂觀。

根據宏利投信調查,台灣千禧世代(一般指35歲以下族群)是亞洲地區對未來財務最具信心的族群之一,只有20% 受訪者擔心自己退休後會沒錢可花。更有趣的是,多數人(86%)都預期退休後的生活型態可維持現況甚至比現在更好。

近半數無退休儲蓄規劃 現在起步還太早?
對未來退休生活抱持希望不是壞事,但口袋有深度才能成事。

根據調查,近40%的千禧世代坦言自己儲蓄的錢不夠多。甚至有一半(45%)還沒有開始為退休規劃儲蓄,當中甚至有三分之二(67%)的人認為,自己現在規劃退休生活實屬太早,顯然,這是多數人都有的第一個退休迷思:忽略了「時間」在退休規劃上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往往等到中年後才驚覺離退休並不遠,卻已經錯過最關鍵的20年。

時間對於退休有多大的影響力呢?假設從25歲開始每月定期投資5000元,按照平均7%(假設值)的年回報率計算,投資本金240萬,到65歲退休時可領回約1320萬。但如果從45歲才開始投資,投入本金120萬,同樣到了65歲只能領回261萬,差距竟然超過千萬以上!

各項金援難有望 晚年財務沒保障
除了缺乏準備,日後的金錢支援也不足以令人安心。超過六成受訪者相信自己的健康狀況在退休之後會衰退,因而限制了他們賺取收入的能力。同時,還有超過 40% 預期自己沒有子女,或子女沒有能力、不會提供財務支援。

更令人憂心的是,有將近1/4的受訪者預估,他們在退休後還必須償還貸款。換言之,「開源」的機會不大,「節流」的比例也有限,恐落入沒有潛在保障的處境。

年金真能領到嗎?到底何時才能退休?
在儲蓄不足、後援無力的狀況下,年輕一代還得面臨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年金面臨破產危機等問題,未來30、40年後退休時真的能領到退休金嗎?也是這群人必須面對的現實環境。

在三大不利因素夾擊下,如何讓自己扭轉劣勢,年輕時不要只是樂觀抱持著希望,等到年紀漸長,才赫然發現自己很有可能陷入退休後「錢不夠花」甚至「做到死」都不能退休的泥沼,「及早投資」是千禧世代從現在起就必須審慎思考與布局的重要功課。

分類: bestvision

〈第三季投資季報〉Q3歐美變數多!縮表+脫歐易釀市場風波

二, 07/04/2017 - 14:54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2017/06/30 08

展望第三季全球市場焦點,當屬美國聯準會 (Fed) 縮表最受全球矚目,至於英國執政黨失去國會多數優勢後,脫歐立場恐由硬趨軟,連帶影響脫歐後續談判。亞洲方面,中國在十九大召開前夕,下半年維穩趨勢大抵不變。台灣在度過上半年美國緊盯的壓力後,新台幣預料可小幅回貶。


美國縮表怎麼縮?若超預期市場恐生波

Fed 已於 6 月 14 日再度宣布升息一碼,並維持今年升息三碼預期。不過市場關注焦點早就從升息節奏轉向 Fed 如何縮減高達 4.5 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特別聚焦 Fed 的出手時機。

Fed 在 6 月的利率決策會議上,初步規劃「縮表」的具體作法為:每月手中公債到期之後,有 60 億美元資金將不會再重新拋回市場、買進相同天期之公債,之後 Fed 每季將對此增加每月 60 億美元規模,直至一年後 Fed 每月停止的「本金再投資」規模達到 300 億美元;而 MBS 初步則是停止「本金再投資」 40 億美元,隨後每季增加每月 40 億美元之規模,而一年後 Fed 將達到每月停止本金再投資 MBS 200 億美元。

據 Fed 內部研究指出,若 Fed 資產負債表規模在 2 年內縮減 6,750 億美元,威力相當於升息一碼。市場擔心,若縮表正式啟動將導致殖利率曲線趨陡,意味著長天期貸款利率將跟著提高,而長期利率走升之後最可能戳破的泡沫,估計將是美國房市。

市場預期 Fed 下次升息將落在 12 月,但估計在 9 月利率會議上,Fed 就會進一步宣布「縮表」的時間點,預估 Fed 在宣布啟動縮表以後,未來將會以「逐步且可預測」之政策態度,來減少每月的本金再投資之規模。

英國脫歐硬不起來!不利談判有利經濟

英國首相梅伊 6 月一番政治豪賭讓所屬執政黨喪失國會過半席次,導致「懸峙議會」。儘管梅伊力抗下台聲浪,與小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初步達成原則聯盟協議,但兩黨若後續協議告吹,英國政局動盪勢必再起,連帶拖累脫歐行政效率不彰。

此外,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的結盟,代表梅伊施政勢必無法貫徹原本「硬脫歐」的強烈意志,必須重新面對脫離歐盟單一市場、關稅聯盟、限制移民等關鍵議題,恐難幫英國爭取有利待遇。對外在脫歐談判時會更為艱辛,對內則可能引來黨內疑歐派的質疑。

「軟脫歐」可能性上升,代表英國可能設法保住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對英國及歐洲經濟都有利。從市場來看,政治不穩對英鎊短期難免震盪,但後市反而有利。

中國十九大前夕 經濟力求維穩優先

中國秋季將召開第 19 屆全國代表大會,由於今年適逢換屆,經濟維穩將是全年最重要基調。官方在今年初正式確立「去槓桿」、「防風險」步調,貨幣政策趨向緊縮,重點將引導市場資金離開房市與理財商品,打擊高槓桿的影子銀行、帶領資金「脫虛向實」。

展望第三季,預料官方維穩趨勢大抵不變,在管控金融風險與市場穩定中取得平衡。貨幣政策方面,市場主流認為宏觀調控仍會繼續,而在人民幣流動性趨緊的影響下,估計第三季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雖然仍會維持貶值趨勢,但大幅貶值的壓力將會出現緩解。

台灣下半年出口持平 新台幣兌美元預料將回貶

今年初至 6 月中旬止,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大幅升值了 7.99%。回顧上半年造成新台幣匯價大幅走升的原因,除了有避免遭美方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壓力,也因為過去「低基期」的效應帶動,刺激上半年台灣景氣持續向好,導致新台幣今年大幅走升,如 3 月份台灣外銷訂單為 411.2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12.3%,創下歷史單月最高增幅。

隨著時間逐步邁向去年的「高基期」區間,4 月份外銷訂單即出現顯著回調。市場估計,台灣經濟是否還能享有過去的低基期利多,產生爆炸性的年增長率,估計還是要靠出口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便曾在 5 月底時表示,台灣製造業測驗點從去年 12 月開始連續四個月下滑,已經產生警訊,台灣經濟成長率在去年最後一季就是最高點,現在是逐季走低,且鋼鐵、石化、塑膠等原物料產業持續看壞,台灣景氣已經從高峰往下墜。

分類: bestvision

對沖基金圍剿安德瑪,有何機會? 2016-11-29 22:42:33 文章來源:雪球 壹讀

週六, 07/01/2017 - 12:56

對沖基金圍剿安德瑪,有何機會?
2016-11-29 22:42:33
文章來源:雪球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PEOKL.html

對沖基金「圍剿」安德瑪

美國體育運動裝備品牌Under Armour(中文名安德瑪,以下簡稱UA),成立於1996年,創辦者是前馬里蘭足球明星Kevin Plank。公司總部在馬里蘭州巴爾地摩。主要開發、生產和銷售專業運動衣褲,鞋和配件。

目前,在美國的專業運動服裝市場,UA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5%,耐克和阿迪達斯都被甩在了後面,而在包含運動鞋的專業體育用品市場,UA占比31%,僅次於占比36%的耐克。

不過,今天財小鯨不談UA的市場前景或者財報這些嚴肅話題,而是跟大家聊一聊UA因為不同類別的股票因為價格不同而招致對沖基金「圍剿」這件事。

ADVERTISEMENT

對沖基金年底著眼短期操作

根據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FR的數據,年初以來到10月31日,對沖基金收益為3.59%,合併套利對沖基金的收益僅為1.26%。兩者的收益都低於同期標普500的表現。與此同時,對沖基金資金凈流出514億美元。

年關臨近,對沖基金為了「沖業績」,更願意搞短期操作,而不是在內在價值和市場價之間有差距的股票中尋求利潤。

結果就是,相比於預期價,一些公司的股票正在以巨大的折扣價被買賣。比如說,如果AT&T和時代華納的合併能在一年內完成,時代華納的股東們將會獲得20%的年化收益。該合併案面臨監管機構的審核。與時代華納和AT&T的複雜合併相比。

ADVERTISEMENT

對沖基金間投資策略的鬥法在市場上創造了不少讓人乍舌的機會。現在,這些對沖基金瞄上了UA發行的「不受歡迎的股份類別」。

UA股票「等級分明」

UA股票此前分為A類和B類,A類股每股有一個投票權,而只有公司創始人有權持有的B類股,投票權是A類股的10倍。

今年三月,UA面向現有股東發行了新型的C類股,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不受歡迎的股份類別」。C類股擁有與其他股票同等的經濟權利,但是在投票權上有所區別。不像UA的A類股,C類股沒有投票權,在3月23日C類股上市的第一天,A類股和C類股的價差為3.7%,而在上周五收市時,C類股的交易價已經比A類股低了22%。

UA對不同股份類別之間的差距很關注,也很緊張。周一,公司宣布,C類股的股票代碼將從「UA.C」更換為大家更熟知的「UA」。將把A類股的股票代碼從原來的「UA」更換為「UAA」,股票仍將將掛牌約證券交易所。這一改動將於12月7日生效。UA對於不同類股票的差價很關注部分原因是公司計劃用C類股作為未來的高管股權激勵。

ADVERTISEMENT

C類股會以較低價格交易的原因在於表決權。根據公司最新公布的股東文件顯示,UA創始人兼CEO Kevin Plank 持有所有B類股,這讓他擁有65.3%的表決權。所以,對A類股的持有者來說,他們的表決權其實相當不重要。

其他與UA有相似股份類別的公司,則沒有不同股票之間巨大差價的煩惱。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有無表決權股票、有正常表決權股票和超級投票權股票。Alphabet的創始人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兩人擁有的超級表決權的股份共占公司 52.5%的表決權。儘管如此,Alphabet的沒有表決權的股票價格與有投票權的股價相比,差價只有2%。這個細微的差價是合理的。

ADVERTISEMENT

維亞康母的股份類別差價則稍微大些,公司的股票分為有表決權和無表決權,兩類股票的差價一直穩定在10%左右。

UA的A類股被最空

但是缺少流動性並不能解釋UA的C類股與其他公司的不同。根據 金融服務公司Cowen的統計,UA的C類股的交易量平均每天上百萬股。

所以,為什麼UA的C類股這麼遜?有分析認為UA搞出這個C類股是為了讓公司CEO Plank可以在賣出股票套現的同時不會犧牲對公司的控制權,但這會給投資者留下壞印象。另外,UA在10月份調低了公司的長期增長預期也讓投資者對UA的悲觀情緒逐漸疊加 — 這支高增長高估值股票的高速發展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但是,UA的C類股2017年的市盈率是35倍,A類股則是44倍,這使得C類股對於長期多頭來說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標的。另外,典型的套利交易(做空UA的A類股,同時建倉長期做多C類股)就是賭兩類股票的差價會縮小,而不是寄望於股價在未來會有所上升。

根據FactSet的數據, UA的A類股被嚴重做空 — 市場上有27%的做空交易。換句話說,市場需要8.5天來把所有空頭倉位平掉。這使得對於想要套利而去借股做空的投資者來說,借股更難,成本更高。儘管如此,做空成本依然沒有達到C類股和A類股差價的「鴻溝」。

股份差價,特別是無投票權股價的下跌,是活躍投資者(UA這個案例里的活躍投資者是對沖基金)給市場和公司帶來的新衝擊,因為這個差價幾年前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備受煎熬的套利交易者現在正避免這個交易,因為這個套利交易沒有明顯的回報日期。因此,這個交易對他們2016年全年收益的提高並沒有益處。但是,這給了他們一個思考明年交易對策的好機會。

UA的股票代碼的改變將會在12月7日生效。那些賭UA的不同股票差價會縮小的投資者競賽將很快開始。

分類: bestvision

內部人大買!Lululemon股價大漲逾5%

週五, 06/30/2017 - 07:42

The Street》報導,室內運動服飾品牌 Lululemon Athletica (LULU-US) 因向證券管理委員會 SEC 申報了公司總監 Glenn Murphy 在週二 (27 日) 時購買了 10 萬股該公司股票,週四 (29 日) 收盤上漲了 5.24% 來到 59.10 美元。

據了解,Murphy 買的股價為 55.50 美元,總金額為 555 萬美元,總計現在持有的股票數量為 10 萬 344 股,近 560 萬美元市值。因分析師在週三 (28 日) 透露 Lululemon 極有可能被收購成私營企業,股票也因此上漲。Murphy 之前是服飾品牌 Gap (GPS-US) 的執行長及董事。

在上週的 William Blair 成長會議,Lululemon 也提道 2020 年目標將會是 40 億美元營收,而目前也跨足男士成衣及新設分店,而網路電商部份也有助於成長。男士成衣佔 18% 營收而管理層希望把數字提升至 25%,美國市場佔營收 92%,管理層也希望把數字降至 75%,並已計劃在亞洲設立 15 家分店。

針對健康傾向的消費者而言,Lululemon 佔有優勢,據《SeekingAlpha》報導,賀寶芙 Herbalife (HLF-US) 雖然同樣也是針對健康導向的消費者,但其營養產品是否有助於健康目前有爭議,但對服飾品牌而言,瑜伽及運動為健康的象征則是較少被爭論的。Lululemon 目前的稅前毛利也比另外三家運動品牌耐吉 Nike (NKE-US)、Adidas (ADDYY-US)、Under Armour (UAA-US) 還高。

Lululemon與各大運動品牌毛利比較 / 圖片來源:seekingAlpha

Lululemon 台灣主力供應商為儒鴻 (1476-TW) 及聚陽 (1477-TW),而最具有獨特性的是其 Luon 布料, 86% 尼龍布料與 14% 萊卡纖維結合而成,之前是儒鴻獨家生產。2013 年 3 月曾有過其瑜伽褲在做「下方狗」(downward dog) 姿勢時可曝光身體部位,導致當時股價下跌 6%。

分類: bestvision

能源盤後—油價連6漲重返2周新高!高盛卻大砍預估

週五, 06/30/2017 - 02:55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2017/06/30 10:30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四 (29 日) 收盤拉出連續第 6 日漲勢,重返 2 周前的高點,因前日公布的美國產油數據下降。然而分析師擔憂,這可能只是熱帶風暴造成的暫時現象。高盛 (Goldman Sachs) 亦將最新預測油價大砍 7.5 美元。

WTI油價近月走勢線圖
WTI 油價近月走勢線圖
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 (WTI) 8 月交貨期貨價格周四收盤小漲 19 美分或 0.4%,來到每桶 44.93 美元,創本月 13 日以來新高。北海布蘭特原油 8 月交貨價格也上揚 11 美分或 0.2%,回到 47.42 美元。但本月至今兩者分別累積仍大跌 6.9% 及 5.7%。

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 周三公布,至本月 23 日截止的一周,美國原油產量減少每日 10 萬桶至每日 925 萬桶。熱帶風暴辛蒂 (Cindy) 上周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造成當地產油活動中斷。但 EIA 數據同時顯示,統計該周美國原油供應量增加 10 萬桶,遠遜於市場預估減少 325 萬桶。

EIA 還公布,過去 4 周美國汽油需求較去年同期減少 2.7%,儘管美國駕駛旺季即將展開;同時間汽油產量也增加。所幸該周汽油庫存量減少 90 萬桶。

高盛周三晚間則發布報告,將未來 3 個月 WTI 平均油價預估由原本的每桶 55 美元大砍至 47.4 美元。因美國頁岩油產油量快速增加,且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中的利比亞及奈及利亞產油量意外大增,將造成今年原油庫存量減少的速度更加緩慢。

高盛指出,豁免於 OPEC 減產協議的利奈兩國,恐怕會影響第三季原油庫存減少進程,進而使得 OPEC 計畫明年 3 月底協議屆滿時達成的庫存「正常化」目標,恐怕無法實現。因此該行預測,油價將困在每桶 45 美元左右,直到出現美國鑽油井數量減少或庫存持續下滑的證據,或是 OPEC 擴大減產。

分類: bestvision

〈第三季投資季報〉大宗商品上下兩難 跌到低檔的它有機會?!

週五, 06/30/2017 - 02:22

鉅亨網記者宋宜芳2017/06/30 08:19

儘管大宗商品在第 3 季相對不受關注,但能源股現今價位已回到一年來低點,相對本益比接近歷史低點,更具下檔風險較低優勢。近期跌深反彈的黃金,市場逐漸消化美國緊縮貨幣政策意向,在公債殖利率持續低檔、美元前景相對強勁、地域風險可能引發避險需求等多空交錯下,中長期建議以區間操作為主。

沙俄兩國護油價 能源股有機可乘

貝萊德指出,石油市場處於重新調整階段,有望在未來數月達到平衡,油市早已步入調整週期,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將加快調整步伐。

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 ‧ 弗朗表示,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為此次促成聯合減產協定的主要推動者,反應背後強烈的政治動機,因俄羅斯將於 2018 年 3 月舉行總統大選,沙國則欲推動其阿美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於 2018 年股票上市。若油價再意外走跌,雙方應都有足夠意願在短期內超量減產以護住油價。

貝萊德進一步說明,以往減產協定的執行率僅約 60%,因而引發投資者質疑 OPEC 成員國能否確實執行減產協定。不過,這次 OPEC 協定中 2/3 減產配額由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承擔,其過往執行率較高,且考慮到部分訂約國家受自然遞減率問題影響,相信這次協定的執行率有望高於以往水準。

鑒於全球庫存減少且非 OPEC 國家 (不包括美國) 產量顯著下跌,預期油價將可能上揚,在此情況下減碼能源股的投資者會首當其衝,勢必被迫調整布局。主要潛在風險源於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導致石油需求下降,或供應回升使市場失衡現象持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亦認為,能源股現今價位已回到一年來低點,在美股大盤屢創新高之際,評價水準受到壓抑的能源類股反而具下檔風險較低優勢,且只要經濟沒有形成衰退預期,油價仍需要在每桶 55 美元以上,才能令供給增加來滿足長期的原油需求成長趨勢,最終還是會拉抬能源股向上,建議投資人仍可利用低檔時,以波段操作方式進行佈局。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則指出,上個月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與非 OPEC 最大產油國俄羅斯達成共識,同意將減產協議延長 9 個月至 2018 年 3 月。就目前觀察,全球原油供需回穩,根據 EIA 預期,今年油價均價在每桶 50 至 53 美元,明年可望小幅上升到每桶 55 至 57 美元。

黃金多空交錯 建議區間操作為主

在黃金看法上面,林孟洼表示,黃金年初以來上漲近一成,呈現跌深反彈格局。展望後市,由於美國持續升息,加上美元走勢值得關注,因此在中長期上,將以區間操作為主。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 ‧ 蘭德指出,去年中以來金價受到兩股力道的牽引,多方來自對歐美政治與戰爭風險的擔憂,但也受聯準會 (Fed) 升息之利空因素打壓,然而,隨著市場逐步消化 Fed 緊縮政策意向,升息這個阻礙金價上攻最大的負面因素正出現減輕訊號。

再者,近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處於低檔,由於金價與實質利率呈現高度負相關,利率下滑將有助金價上揚,且已跌破中期頭部的美元指數對於金價又是一大利多。美國川普與俄羅斯的關係備受質疑,以及歐洲政局變數與恐怖攻擊仍多,也可能引發避險需求,都有助金價表現。

貝萊德則認為,全球經濟成長有望改善,或許對總體股票市場有利,但卻不利黃金。由於英國脫歐、美國新政和歐元區動盪不安等因素,未來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目前金融市場資產的價格仍未反映這些因素。

在貨幣政策推動下,總體股市創歷史高點,仍然相信金礦股配置的重要性。美國處於收緊貨幣政策週期,其他地區的貨幣政策仍然寬鬆,美元前景相對強勁,因此美元是考慮因素之一。黃金價格和美元匯價通常呈負相關性。未來 12 個月內黃金價格會區間波動,但可能突然出現上行風險。

長期來看,新興市場收入上升,支持黃金的零售需求,加上尚未發現新的大規模黃金礦藏,預期黃金價格總體呈上漲趨勢。以自由現金流倍數計算,目前金礦股的股價具有吸引力,黃金價格走強,企業在改善財務狀況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良好發展。

大宗商品第三季展望

分類: bestvision

美股盤後─科技股重創 淹沒銀行股漲勢 道瓊大幅收低167點

週五, 06/30/2017 - 02:15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2017/06/30 04:51

美國股市週四大幅收低,科技股遭重創,完全淹沒了銀行股的漲勢。道瓊盤中一度大跌逾 250 點。

臉書,亞馬遜,蘋果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均下跌逾 1%。晶片股亦下跌,Nvidia 與 AMD 股價分別收低 3.3% 與 4.8%。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 167.58 點或 0.78% 至 21287.03。

Nasdaq 指數收低 90.06 點或 1.44% 至 6144.35。

S&P 500 指數收低 20.99 點或 0.86% 至 2419.70。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 26.76 點或 2.51% 至 1040.42。

分析師說,過去幾週,科技股有點疲軟,現在季末已至,投資人調整倉位,或獲利了結,科技股進一步受到壓力。

2017 年大多時間,科技股表現最佳,上漲逾 15%。但過去一個月,科技股則下跌近 2%。

分析師說,這只是回復到平均值的走勢。一旦科技股自高點回檔,將是逢低買進的機會。

科技股下跌抵銷了大型銀行股的大幅漲勢。聯準會 (Fed) 核准銀行業實施庫藏股,銀行股因而上漲。

CBOE 交易所的波動指數 VIX-- 股市的恐懼指標 -- 上漲 11.7% 至 11.63。但分析師指出,該漲勢可能短暫。週二,VIX 亦創下二位數漲幅,但昨日即告回檔。

週四,殖利率持續上升,10 年債券殖利率接近 2.26%,本週初為 2.15%。

分析師說,債券市場很少預期今年會進一步升息,市場懷疑央行是否有能力緊縮貨幣政策。但在德拉吉談話後,他們重新評估這種可能性。

本週稍早,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說,通貨膨脹威脅已成過去,現在需要恢復通貨膨脹。該談話使得歐洲殖利率走高,亦拉抬了美國殖利率。

但隨後,歐洲央行澄清了該談話,表示寬鬆政策仍有其必要,然而美國與歐洲的債券賣壓並未消退。

經濟消息方面,美國第一季 GDP 成長上修至 1.4%。原預估為成長 1.2%。

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 24.4 萬人,預估為 24 萬人。

分類: bestvision

佐伯格快狠準!搶在對手生病時高價買下WhatsApp

四, 06/29/2017 - 08:44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2017/06/29 15:50

臉書 (Facebook)(FB-US) 斥資大筆資金買下通訊應用程式 WhatsApp 眾所皆知,但根據《彭博商業週刊》報導,鮮少人知道的是,臉書執行長佐伯格 (Mark Zuckerberg) 是在競購對手生病期間,果斷的開出高價奪標。

微信 (WeChat) 製造商騰訊 (0700-HK) 2014 年初時,也曾有意買下 WhatsApp ,盼此協議能立即拓展中國最受歡迎的科技平台。但騰訊共同創辦人馬化騰,當時因為要動手術,而延後至矽谷商談競購的行程。而人在加州的佐伯格,最終以高出騰訊 2014 年 2 月宣布競購價兩倍的價格「抱回」 WhatsApp 。

當佐伯格 2 月初在晚宴會議上表示,協議即將迅速落實時,高達 190 億美元的收購價,曾引發市場熱烈關注。事實上,這並不是佐伯格第一次果斷的達成收購協議,臉書商討收購虛擬實境公司 Oculus 的時候,也只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

《彭博社》的報導,並未清楚指出,佐伯格當時是否知道馬化騰的收購意向及狀況。而根據臉書去年 Q4 電話會議, WhatsApp 每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 12 億,平均每日傳送的訊息量更超過 500 億。

分類: bestvision

美國零售雙雄互打殲滅戰 沃爾瑪與亞馬遜的戰爭進入白熱化!

四, 06/29/2017 - 07:44

鉅亨網編譯趙正瑋2017/06/29 15:20

美國兩大零售商之間的冷戰漸漸升溫成熱戰。

德意志銀行的貨運和物流分析師 Amit Mehrotra 在 28 日表示,沃爾瑪 (Walmart)(WMT-US) 與亞馬遜 (Amazon)(AMZN-US) 之間的戰爭正在升溫,並指出 Walmart 告訴卡車公司,倘若繼續為 Amazon 運送貨物,它將不再與他們做生意。

這個消息雖然意味著 Walmart 與 Amazon 的戰爭日益白熱化,這不只對零售業的未來,而且,對於卡車運輸和物流業的就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正如《CNBC》在上週報導的,WalMart 警告一些科技公司,如果他們想要 WalMart 的業務,他們就禁止在 Amazon 的雲端平台上運作。WalMart 的發言人 Dan Toporek 表示,已經採用一些技術供應商的軟體,以取代 AWS。

Toporek 表示,我們的供應商可以選擇使用滿足他們需求和客戶需求的任何服務提供商,只要這不是我們競爭對手的平台。不過,WalMart 似乎也並非唯一離開 AWS 的企業。

Amazon 在上週宣佈計劃收購實體零售商 Whole Foods 之後,WalMart 和 Amazon 之間的戰鬥就直線升溫。隨著 Amazon 進軍實體市場,WalMart 也一直在努力加強電子商務的發展,美國零售雙雄的地盤爭奪戰也越來越慘烈。

亞馬遜股價走勢圖

分類: bestvision

A股與經濟為何不同調? 下半年投資中國 多空因素解析 (鉅亨網資訊)

週六, 06/24/2017 - 09:22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成長其實仍走在穩定的路上,內需與企業獲利都呈樂觀成長,但中國股市卻沒有同步反映經濟面的表現,原因在哪裡?而下半年對中國的投資布局,又該注意哪些看點?從哪裡尋找機會?

自從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主要央行實行寬鬆政策 (QE),擴張的資產負債表提供超寛鬆的貨幣環境,解決了當時可能進一步瓦解的金融體系危機,同時造就了今天一顆蘋果富可敵國的現象。

5 月 10 日,蘋果 (AAPL-US) 市值創下 8000 億美元的歷史紀錄,美股道瓊、標普 500 和納斯達克三大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科技類股表現尤其亮眼,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阿里巴巴 (BABA-US) 創下上市以來高點,以及在香港掛牌的中國騰訊 (0700-HK) 也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股市歷經 2015 年 6 月股災至今已滿兩年。相較於全球主要股市在近期屢創新高,今年至 5月中旬,上證、深證指數分別累跌 0.2% 和 9.7%,明顯低迷許多。尤其在4月中到 5 月中,僅一個月期間,A 股市值便蒸發 25 兆人民幣、平均每位散戶投資人損失 8 萬人民幣。

​​​​​​​​當局為改善民生、促進經濟成長、縮小城鄉差距,所推行的城鎮化建設政策,預計在 2020 年,讓城鎮化比率達到60%。城鎮化建設、中產階級崛起,加上國民可支配所得的成長,有助擴大中國內需消費,對於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能力提升,也提供更好的利基。

雖然 10% 的經濟成長率已不復見,但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今年首季 6.9% 的 GDP 成長仍然偏高。與企業獲利相關的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在連續54 個月的負成長後,已在去年9月出現翻揚;零售銷售維持在 10% 左右的高成長,線上零售成長更在 30% 以上。同時,通膨則處於偏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亦公布,今年一到三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 28.3% ,這可以進一步佐證中國經濟仍處於較高速成長,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提供企業穩中向好的獲利環境。

A股表現落後 原因是…

中國經濟發展如此快速,產業獲利前景看好的 A 股,指數表現卻不如經濟成長亮眼,與國際股市連動性也不高。投資人需留意 3 個現象:第一,上證 (深證) 股價指數與國際股市、甚至新興市場不同調;第二,上證(深證)股價指數與經濟成長率、甚至企業獲利成長率不同調;第三,上證(深證)股價指數與多數中國相關基金的淨值走勢也不同調。投資 A 股的投資人必需深入瞭解這些現象的成因,才能找到 A 股獲利的契機。

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成立於 1990 年 12 月,距今約 27 年,相較於歐美證券交易市場的百年歷史,中國屬於新生資本市場,民眾的投資觀念也不如先進國家成熟。加上制度未臻完善、投資人結構上法人占比太低、主管機關缺乏管理經驗,再加上嚴格的資本管制,外資難以進入,資本自由流動有障礙等,使 A 股走勢難與國際股市同調。

國際資金無法自由進出,加上當局政策主導資本市場,在在都降低中國A股與國際股市的連動性。且 A 股以散戶投資人為主,長期投資觀念尚未建立,依消息面短線炒作盛行,股價容易偏離基本面,並造成劇烈波動。

因此,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選擇海外上市,如前面提及的騰訊、阿里巴巴等,還有許多在香港掛牌的國企股,這些都是相關中國基金投資組合裡主要成份股。由於所屬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不同,也造成了上證指數與多數中國相關基金淨值走勢不同調的結果。

分類: bestvision

法律專有名詞

週六, 04/22/2017 - 05:32
法律專有名詞 1.權利能力(民法第6條)

權利能力係指在法律上享有權利,並負擔義務之能力。權利能力,原則上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其例外乃指未死產之胎兒(民法第7條),主要係對未出生者之保護,但其只享有權利,並不負擔義務。

2.行為能力

行為能力係指得獨立以意思表示使其發生法律上效果之資格或地位,其類型可分為:
1. 完全行為能力人,指:(1) 成年人(民法第12條)(2) 未成年人已結婚(民法第13條第三項)
2. 限制行為能力人,指滿七歲之未成年人
3. 無行為能力人:,
(1) 法定無行為能力人:
a. 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民法第13條第1項)  
b. 受監護宣告人(民法第15條)
(2) 自然無行為能力人(民法第75條)

3.信賴保護原則

行為人實施某行為時,尚可信賴「被害人或第三人」將採取是當的行為,以避免結果之發生,如果此種 ” 信賴係屬相當 ” ,則其後如有結果之發生,則行為人所造成他人法益侵害之結果,不必負責。

4.(自己的)非婚生子女 = 認領 vs. 收養 =(別人的)婚生子女〈婚生子女〉

〈收養〉民法第1072條規定:「收養他人之子女為子女時,其收養者為養父或養母,被收養者為養子或養女。」即收養有一個基本要件:子女為他人之「婚生子女」。
若該子女為他人之「婚生子女」,親生父親得主張收養,惟須經該婚生子女的父母同意(民法第1076條之1)。

■ 綜上所述:
1. 子女現為「非婚生子女」:親生父親主張認領即可,不可主張收養。
2. 子女現為「婚生子女」:親生父親僅得主張收養,不可主張認領。

5.婚前協議書(婚前契約)

婚前協議書又稱婚前契約,是結婚之雙方於婚前或婚後,為了保障夫妻雙方婚後權益所訂定之契約,約內容通常針對婚後生活及離婚時財產分配與孩子親權等處置。

在歐美地區
婚前協議是一種規劃工具,有一半的婚姻是以離婚收場,因此明智之舉便是為婚姻最好規劃。

台灣地區
協議書之內容若有違反善良風俗,或與其他法律有所牴觸,便不具有法律效用。因為結婚被視為永續經營之關係,若其內容涉及「有什麽行為則可申請離婚」或「性約束」來作協議內容,則可能無效。

6.合意管轄、指定管轄 與 專屬管轄

【合意管轄】
兩造當事人於起訴前,基於雙方之合意,就特定法律關係定第一審法院。此種合意管轄係因透過兩造當事人事前同意又稱明示之合意管轄,應以文書證之;起訴後被告不抗辯受訴法院無管轄權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致該法院有管轄權之法院為擬制之合意管轄,又稱應訴管轄。
◎合意管轄要件:
1. 由一定法律關係所生之訴訟。
2. 需以文書證之。
3. 非專屬管轄。

【指定管轄】
由直接上級法院,以裁定將案件移轉於其管轄區域內與原法院同級之他法院。一、有管轄權之法院因法律或事實不能行使審判權者。二、因特別情形由有管轄權之法院審判,恐影響公安或難期公平者。直接上級法院不能行使審判權時,前項裁定由再上級法院為之。

【專屬管轄】
依法律之規定該訴訟事件專屬某一個法院管轄;專屬管轄多涉及公益,故沒有合意管轄或應訴管轄之適用,原告就該事件僅得該管法院起訴,不容許法院或當事人任意加以變更。

◎專屬管轄相關法條整理:
1.不動產物權之訴 → 不動產所在地(民事訴訟法第10條)
2.再審之訴 → 為判決之原法院(民事訴訟法第499條)
3.支付命令 → (民事訴訟法第510條)
4.撤銷除權判決之訴 → 原法院(民事訴訟法第551條)
5.婚姻關係 → 夫妻之住所地(民事訴訟法第568條)
6.收養關係事件 → 養父母之住所地(民事訴訟法第583條)
7.監護宣告事件 → 應監護宣告之人住所地之法院(民事訴訟法第597條)
8.死亡宣告事件 → 失蹤人住所地(民事訴訟法第626條)

7.假執行

案件經債權人或聲請人起訴後,或於民事判決確定前,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當事人之聲請,在第一審或第二審判決主文宣示得假執行者,將可依其內容所示聲請查封拍賣債務人的財產,或要求返還房屋,或命給付履行扶養費等等,如須債權人或聲請人提供擔保金者,則須提供擔保金才得強制執行。

「假執行」就是「先執行」的意涵,它並不同於假扣押、假處分只能查封卻不得強制執行拍賣或處分等程序。換言之,如法院宣告得向被告請求扶養費之假執行後,原告可依該判決執行被告所需給付的扶養費用。
假執行聲請時機:依民事訴訟法第393條之規定,應於言詞辯論終結前。

8.法定孳息

所謂「法定孳息」,謂利息、租金及其他因法律關係所得之收益。
產生此法定孳息者為原本,如出借之本金,出租之房屋,及於借貸出租法律關係所生之利息與租金,乃謂之法定孳息。由於使用權利之法律關係,易可發生法定孳息,而不以使用物之關係所生者為限。

9.競業禁止

在法律上有兩種意義:

(1)一個是依照公司法第209條董事競業禁止的規定。
公司法第209條第1項規定:「董事為自己或他人為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為,應對股東會說明其行為之重要內容並取得其許可。」而該取得股東會之同意,必須有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公該發行股票之公司,出席股東之股份總數不足前項定額者,得以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行之。
而公司也可以基於章程,對於董事競業禁止行為之同意,為較高程度的規定。若董事從事競業行為,未得股東會之同意,股東會可以決議為歸入權之行使。

(2)一般民法上由雇主和員工所訂立的競業禁止規定。
雇主和員工所訂立的競業禁止條款,則是雇主為了避免其所訓練的員工,洩漏其商業機密,包括:營業秘密,技術……,而與員工訂立於離職後一段期間不得在營業項目項同或是相類似的企業工作,以保障雇主本身的競爭力。

10.「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係指外部非關聯董事,即外部且獨立的董事,其須非公司一定持股比例之大股東,亦未在公司內部任職,且非公司營運相關之關係人,而可對公司事務為獨立判斷與提供客觀意見之董事,強調的是其獨立性與專業性,而有助於監督公司的運作和保護股東之權益。

我國,依據「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第 2 條第1項規定:
公開發行公司之獨立董事,應取得下列專業資格條件之ㄧ,並具備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一、商務、法務、財務、會計或公司業務所需相關科系之公私立大專院校講師以上。
二、法官、檢察官、律師、會計師或其他與公司業務所需之國家考試及格領有證書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
三、具有商務、法務、財務、會計或公司業務所需之工作經驗。 

另依同條第 2 項規定,有下列情事之ㄧ者,不得充任獨立董事,其已充任者,當然解任:
一、有公司法第三十條各款情事之一。
二、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
三、違反「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所定獨立董事之資格。  

此外,依同辦法第 3 條規定,獨立董事於選任前二年及任職期間須非為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受僱人、董事、監察人、持股一定比例之股東或為公司或關係企業提供商務、法務、財務、會計等服務或諮詢之專業人士等等,對於其「獨立」行使職權,即有特別嚴格之要求。

11.夫妻財產制

夫妻婚後財產可由雙方約定為法定財產制或為約定財產制,於民法親屬篇第一仟零四條有所明定:「夫妻得於結婚前或結婚後,以契約就本法所定之約定財產制中,選擇其一,為其夫妻財產制。」

民法親屬篇中明訂夫妻財產制當以契約訂立才生效力,若雙方無特別約定而除法有明文規定者外於一仟零五條之規定:「夫妻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
(1)法定財產制:
民法一仟零一十七條:
「夫或妻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推定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為夫或妻所有之財產,推定為夫妻共有。」
夫妻雙方負有代為清償之責,若以自己財產清償他方債務亦可請求償還(民法一仟零二十三條)。而當法定財產制關係結束後扣除所負債務剩餘財產應平均分配。 
若是在婚後將共同財產用來償還婚前所付的債務或反之,以婚前財富償還婚後債務,可以納入婚後財產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計算。

(2)約定財產制:
(A)共同財產制
若夫妻將其共同財產償還某方之債務則無請求對方償還的權利,除非為個人特定財產。
如果夫妻離婚時則夫與妻當可各自取回,另外由存續關係中取得之共有財產則夫妻各得半數。
(B)分別財產制
民法一仟零四十四條分別財產,夫妻各保有其財產之所有權,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
意旨夫妻雙方的財產互不交涉,但仍還是互負清償之責。若夫以自己財產代為清償妻之債務,則夫即使是在婚姻關係中仍然可以請求妻償還金額。

12.共同侵權行為

數加害人互相利用、彼此支持,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加損害於他人時,其所侵害權利,縱非權利,亦足以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數加害人連帶負賠償責任。

13.抗告

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條規定,當事人對於法院之裁定有不服者,除有特別規定外,得抗告於直接上級法院。
證人、鑑定人、通譯及其他當事人非受裁定者,亦得抗告。
民事、刑事訴訟,不服法院之裁定,而經由訴訟救濟規定,向直接上級法院提起請求將原裁定撤廢或變更。

分類: bestvision

財經法律專區

周日, 04/09/2017 - 04:48

有感於大家對法律常識之不足~特摘錄相關法律常識~ 

一.非訟事件
非訟事件就是在處理人民私法上的權益,因其不具訟爭性,法律上之權益關係明確,故不須透過訴訟的進行及法官審理,以書面送審其處分以法官之裁定行之,僅屬立法之便宜措施謂「非訟事件」。

一、廣義的非訟事件:
舉凡縣市政府之商業登記,及地政事務所之土地登記,包括行政機關處理私權的非訟事件,另外亦包含在其他法律的非訟化程序,如:民事訴訟法的督促程序、宣告禁治產程序、與強制執行程序等,均屬之。

二、狹義的非訟事件:
而狹義之非訟事件則指法院處理無爭訟性質之事件,其適用之法律,包括非訟事件法、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法、破產法、提存法及公證法等。
依據非訟事件法所規定之非訟事件:
(一)、民事非訟事件  
(1)登記事件 
(2)財產管理事件  
(3)法人之監督及維護事件   
(4)出版、拍賣及證書保存事件  
(5)監護及收養事件   
(6)繼承事件
 
(二)、商事非訟事件   
(1)公司事件  
(2)海商事件  
(3)票據事件  

現行社會型態的變遷且大幅轉型之下,人際關係也日益複雜,包括強制執行、扶養與繼承權等非訟事件,已由對立的訴訟紛爭類型,改由非訟程序處理,增設家事非訟事件專章,強化兒童.少年,婦女與家庭有關非訟事件的處理程序。

二、專利申請表格暨申請須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履行個人資料保護義務告知事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以下簡稱本局)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簡稱個資法)第8條之規定,告知台端下列事項,請台端於填寫申請書表前詳閱:

1.本局基於智慧財產權行政之特定目的,向台端蒐集姓名、地址、國籍、身分證統一號碼、電話、簽名或印章等資料,以作為專利案件審查及送達之用;如為電子申請案,尚包括電子簽章、憑證卡序號、憑證序號等資料。除身分證統一號碼、電話、簽名或印章、電子簽章、憑證卡序號、憑證序號等資料僅限本局內部永久使用外,姓名、地址、國籍之利用方式包括上網公開或公告、刊登專利公報、專利資料檢索、國際專利資料交換、提供閱卷、統計分析等,利用期間為永久,利用之地區與對象不限。

2.就本局蒐集之台端個人資料,台端依個資法第3條規定得向本局請求查詢閱覽、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必要時亦可請求刪除,惟須遵循專利法、專利法授權訂定之法規命令及本局訂頒之專利審查基準規定。另若其為本局依法執行職務所必須者,得不依台端請求為之。

3.台端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惟若拒絕提供相關個人資料致申請文件不齊備者,本局將無法受理該件申請案。

分類: bestvision

Chapter-3 股市投資訊息

周日, 04/09/2017 - 04:35
東芝售晶片~ 傳蘋果有意取得東芝半導體逾20%股權 並與鴻海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04/14 13:000 相關個股東芝株式會社JP-6502蘋果US-AAPL鴻海96.7-1.83%
據日本《NHK 電視台》網站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蘋果公司 (Apple)(AAPL-US) 考慮出資數 10 億美元,收購東芝 (6502-JP) 半導體業務部分股份,並拉上鴻海 (2317-TW) 一起合作,同時也解決日本政府對技術外流的憂心。

報導指出,蘋果希望獲東芝半導體事業超過 20% 的股份,並說服東芝仍保有部分股份,這樣可以使業務仍在美、日政府控制之下,減輕相關技術外流的擔憂。

在這個模式下,蘋果打算再聯手鴻海為合作方,讓鴻海也能取得東芝半導體事業,比例約 30%,創造雙贏局面。

受傳言暫停半導體業務標售影響,東芝股價早盤一度大跌逾 8%,稍後在發言人出面否認後收復失土。

負利率加上政治不確定性 歐洲人大買金條、金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04/14 15:500 英國皇家鑄幣廠 (U.K. Royal Mint) 今年前 3 月的黃金銷售額,超過去年同期的 5 分之 1 以上。分析師指出,法國、德國選舉的不確定性,以及英國脫歐談判等因素,提高了對金條、金幣的需求。

據《彭博》報導,如果以單月銷售來看,其實英國皇家鑄幣廠今年前 2 個月的黃金銷售都見到衰退,但是 3 月卻暴增,增幅高達 263%。同時,簽署黃金 (Signature Gold) 計畫中,允許部分金條的擁有人將其置於保險箱中,銷售也較去年 3 月大增 178%。

Metals Focus Ltd. 分析師 Junlu Liang 表示,在負利率政策,以及地緣政治不穩的擔憂下,提升了歐洲對金條及金幣的需求。法國、德國都將展開選舉,英國也要進行脫歐談判。

Liang 透過電話表示,歐洲宏觀面及政治面,都有不確定性,帶來避險需求。無論實質及名目利率,在歐洲都是負值,再加上去年的英國脫歐、法國選舉也要到了,都促成銷售的成長。

紐約黃金
《彭博》數據顯示,金價今年前 3 個月都出現成長,是自 2012 年以來最長的上漲期間。如果以亞洲早盤金價每盎司 1287.12 美元計算,今年以來金價已經上揚 12%。

皇家鑄幣廠貴金屬主管 Chris Howard 說,所有市場都有強勁買氣,特別是德國及美國。實體黃金需求強勁,尤其是不列顛 1 盎司硬幣。

劉柏通專欄 特斯拉「夢幻成真」!但恐在中國踢到鐵板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04/09 12:020 相關個股騰訊控股HK-0700蘋果US-AAPL福特汽車US-F通用汽車US-GM特斯拉汽車US-TSLA
苦熬多年的美國電動車一哥特斯拉 (Tesla)(TSLA-US),近日終獲投資人熱烈青睞,股價首度衝破 300 美元,市值更飆破 530 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美最大車廠。因第 1 季銷售量及產量雙雙創新高,並超越市場預期。加上中國網路通訊巨頭騰訊 (0700-HK) 砸 17.8 億美元入股,頓時令特斯拉成為最火熱的話題。

特斯拉宣布上季共賣出 25418 輛車,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2.42 萬輛,並使得原定今年上半出貨 5 萬輛的目標更可能成真。其中 Model S 轎車佔 13450 輛,Model X 跨界車佔 11550 輛。特斯拉總裁馬斯克 (Elon Musk) 曾發下豪語,目標明年出貨 50 萬輛車;但特斯拉至今尚未對今年全年出貨量訂出目標。

而騰訊在上月底加入投資後,如今持有特斯拉 5% 股份。特斯拉今年來股價飆漲了近 40%,且令人驚訝的是,其市值已超越美國兩大百年車廠通用 (GM-US) 及福特 (Ford)(F-US),但後兩者一年出貨量都達數百萬輛。特斯拉去年營收也僅 70 億美元,與通用的 1664 億美元和福特的 1518 億美元對照相形見絀;特斯拉去年更虧損 6.75 億美元,通用及福特則分別獲利 93.4 億美元及 46 億美元。

但正如 Robert W. Baird & Co. 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投資人的期待都放在特斯拉預定今年 7 月開始投產的 Model 3。這款平價車起售價僅 3.5 萬美元,遠低於 Model S 的 7.45 萬美元;且去年 5 月開放預購時,訂單已飆破 37.3 萬輛。包括特斯拉及外界都期待,特斯拉銷量可在 Model 3 加持下大爆發;而特斯拉最新財報,使得市場更看好其按計劃在今年內出貨 Model 3。

然而巴克萊 (Barclays) 卻認為,特斯拉這波股價飆揚,已遠遠脫離基本面。他們點出,投資人對於特斯拉抱持一些一廂情願的樂觀「信念」,包括其在電池設備方面有重大成本優勢、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遙遙領先、在汽車市場會像蘋果 (Apple)(AAPL-US) iPhone 在智慧手機市場上的強勢,以及其霸業還將橫跨能源、行動及保險業。

但巴克萊指出,特斯拉在電池成本上的優勢,在激烈競爭下正持續萎縮,使得傳統車廠更能夠藉著產量優勢,來縮小整體產車成本與特斯拉的差距。且特斯拉在自駕車技術上是否領先,仍有待商榷。

此外,將特斯拉與 iPhone 相比,可能忽略電動車市場競爭的激烈度,且特斯拉恐怕還得面對產能不足與現金不夠燒的挑戰。最後,投資人或許還嚴重低估了能源儲存市場的激烈競爭。

而正如蘋果在 iPhone 銷售遇到瓶頸時,將眼光投向全球最大市場──中國;特斯拉是否能比蘋果更先知先覺,在中國市場及早搶下重要一席之地,也是其業績及股價前景值得關注的部分。事實上,馬斯克早在 2014 年接受《彭博社》訪問時,便預期中國最終可能成為特斯拉最大市場。

現實數據卻是殘酷的。特斯拉自曝去年在中國營收 10.6 億美元,只有其美國營收的約 1/4。且根據 CleanTechnica 調查,中國去年共賣出高達 35.2 萬輛電動車,占全球電動車銷量近半數;但特斯拉只佔了 3%,儘管已是最賣座的外國電動車。這凸顯馬斯克的「中國夢」,距離現實還有一大段差別。

《巴倫周刊》分析道,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打不過當地車廠,因為中國自產電動車便宜許多,且提供短程車款選擇,加上政府提供龐大補助,使其價格吸引力難以匹敵。例如一輛奇瑞雙門 Chery eQ 補助後僅售 6 萬元人民幣,遠低於特斯拉 Model S 最低價 70.89 萬元人民幣。

蘋果的長遠野心:千人團隊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5-02-15 12:41 

新浪數碼訊 2月15日上午消息,近日一直有傳言稱蘋果公司正在進行汽車項目開發。今天,路透社再次發布更多詳細信息,關鍵詞包括:自動駕駛、電動車、以及近千人的開發團隊。

在iPhone、iPad大獲成功之后,什麼能再次推動這家巨型公司股價? 答案是,汽車。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蘋果內部的汽車項目被稱為“泰坦(Titan)”,它是電動的,最初的設計看起來像是小型廂式車。今天路透社再次發表消息稱,蘋果公司汽車項目的一大賣點是無人駕駛。他們的野心似乎不小,蘋果公司在與汽車廠商和汽車零件供應商接觸,嘗試新的電動傳動系統和製造工藝,將打造完整的汽車,而不是只設計軟件或某部分單獨的零件。

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似乎對內燃機技術或傳統的製造方法並不感興趣的。這或許意味蘋果嘗試在一個未知領域繼續創新。

昨天的消息稱,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一年前批准了這一項目,而蘋果產品設計副總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領導這一團隊,數量接近千人。

在這點上,谷歌已經走到前面,他們的第一輛全自動駕駛汽車2014年已經亮相,是第一個由谷歌X實驗室開始的項目。

依照蘋果公司的傳統,他們不會像谷歌那樣將一個未完成的實驗項目公之於眾,目前關於“蘋果汽車”的一切都未經官方證實。(楊肅觀)

阿里股價急挫 王健林取代馬雲做中國首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華社) 2015-01-30 09:40 

阿里巴巴因為上季經營收入表現令市場失望,股價於周四大跌近9%,令到公司主席馬雲的身家單日蒸發14億美元,並且失去中國首富的寶座。

根據彭博富豪排行榜指數,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身家267億美元,折合港幣大約2,070億,比馬雲的身家高4億美元,取代馬雲首成中國首富。

去年11月10日,阿里股價創收市新高,馬雲身家亦隨之水漲船高,而目前馬雲的財富,較去年11月10日縮水410億美元。

去年當上首富的馬雲,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認為成為中國首富令他感到「非常痛苦」。

他指出,「今個月我真的不快樂,我想我壓力太大了。」他相信壓力源於阿里以破紀錄250億美元市值訂價。

「或許股價炒上,或許是因為別人對我充滿期望,又或許是我對未來想得太多,而我又憂心太多事情。」

「別人說,Well,Jack,有錢是好事。Yeah,有錢的確是好,但做中國最有錢的人卻是不好。這是很痛苦的,因為當你是世界最有錢的人,身邊所有人都是因為錢而接近你。今日當我走到街上,別人會以另一種眼光看你。」

他表示希望其他人視他為企業家,而他最希望做自己。

低油價衝擊 日本通膨率連5個月下滑 未來恐陷入通縮

鉅亨網楊智超 綜合報導  2015-01-30 11:40 

受到低油價衝擊影響,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連續 5 個月呈現下滑,分析師表示未來通膨率恐將更低,甚至陷入通縮困境。

根據《CNBC》報導,日本 2014 年 12 月通膨率達 2.5%,低於 11 月的 2.7%,也低於專家預期的 2.6%。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Tokyo CPI),即日本通膨率的核心指標,1 月份的的通膨率為 2.2%,符合專家預期,但仍略低於 12 月的 2.3% 水準。若扣除掉調升消費稅的影響,全國通膨率則上升達 0.5%。

由於油價暴跌的影響還沒完全反映在通膨上,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通膨率恐將更低,要達成日本央行 (BOJ) 的通膨目標非常困難。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經濟學家 Takashi Shiono 表示大概要等到約 4 月,到時油價大跌的影響才會開始反映在通膨上,屆時通膨率將會轉為負值。

BOJ 自 2013 年 4 月以來推出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希望永久終結通縮困境,並期望在 2016 年 3 月時扣除消費稅調漲影響的通膨率能拉至 2%,可惜現在這個目標受油價影響已經越來越難達成。本月稍早 BOJ 才下修 2015 至 2016 年的通膨預測值至 1%,原先預測值則為 1.7%。

Capital Economics 的 Marcel Thieliant 表示,油價暴跌使得汽油價格下降,通膨率將因此更低,但日元貶值將有利於通膨,非能源的進口消費品價格在接下來幾個月有望快速上漲,不過想達成通膨目標,BOJ 最終還是得提供額外的刺激政策才行。許多分析師預估,BOJ 未來會執行更多量化寬鬆政策來達成通膨目標。

其他經濟數據方面,2014 年 12 月日本家庭消費支出較 2013 年同期下滑 3.4%,工業產值上升 1%,失業率則從 3.5% 下滑至 3.4%。自從去年日本政府為了減輕負債將消費稅從 5% 調漲至 8% 後,日本經濟就開始陷入衰退,第 2 季 GDP 為負 7.3%,第 3 季 GDP 也是負 1.6%。不過分析師預估接下來隨著調漲消費稅的影響退去,第 4 季 GDP 將恢復為正 3.2%。

GoPro股價跳水!蘋果獲穿戴相機專利 直指Hero2缺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MoneyDJ理財網) 2015-01-14 17:14 

極限運動多功能攝影機製造商GoPro Inc. 13日受到蘋果(Apple Inc.)可能會跨入類似領域的影響,股價慘跌逾12%,收盤更創近5個月新低。

Patently Apple 13日報導,美國專利商標局13日核准了蘋果34項專利,其中蘋果包括在2012年申請的數位相機穿戴技術,內容描述的相機系統可安裝至自行車頭盔、?水面罩等各種設備,並以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進行遙控。

蘋果在專利中還直接點名GoPro裝置「GoPro HD Hero2」的各項弱點,例如容易受到震動等等,對戰的意味相當濃厚。

報導並顯示,蘋果這項美國字號「8,934,045」的專利是在2012年第1季提出申請,當中還增添了在2013年收購的柯達(Kodak)專利。

GoPro Inc. 13日受到上述消息的影響,終場重挫12.17%、收49.87美元,創去(2014)年8月28日以來收盤新低。蘋果13日終場則逆勢上漲0.89%、收110.22美元。路透社與華爾街日報隨後也引述Patently Apple報導了這項消息。

不過,AppleInsider指出,事實上,上述專利是由柯達在2012年向發明人Keith Stoll Karn、Marc Krolczyk與Kazuhiro Joza取得,不久之後又再將之賣給蘋果。因此,該項專利並非由蘋果在2012年直接提出。柯達是在2012年12月將一整捆專利直接以5.25億美元的代價賣給以蘋果、谷歌(Google Inc.)為首的財團。

蘋果收購柯達專利當然有其理由,但這並不一定代表蘋果正在開發GoPro的競爭裝置。倘若蘋果的確想要使用上述專利,則很可能會將之應用在與現有產品相關的科技,例如即將推出的「Apple Watch」智慧錶。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Google搜尋開始失色?調查:2014年市占下降4.1%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5-01-14 17:00 

網路巨頭 Google (GOOG-US) 仰賴搜尋業務的龐大收入,總是能將資源投注在一些新技術的研發,比如稍早的 Google Glass 或是目前的無人車。Google 穩定成長的營收有 2/3 來自搜尋業務與相關的廣告投放,單以上一季就貢獻 165.2 億美元營收。

不過在最近的產業調查中,Google 的搜尋市占率卻出現下降,而且下滑速度是數年之最,即使它還不至於立即失去搜尋界龍頭寶座,但投資人心中仍會出現一些疑慮。

投資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報導,據調研機構 StatCounter 最近公布的美國網路搜尋年度調查結果,Google 2014 全年市占率回落至 75.2%,較 2013 年下降 4.1%,是 2008 年以來最低。

StatCounter 分析發現,在 Google 搜尋市佔下降同時,Yahoo (YHOO-US) 搜尋市占從 2013 年的 7.4% 成長至 10.4%。微軟 (MSFT-US) 的 Bing 則持平在 12% 左右。去年夏季,調研機構 comScore 所做的調查也呈現類似的結果。

Google 搜尋市佔下降多達 4%,顯示使用者的習慣已經有所改變。Yahoo 與瀏覽器廠商Mozilla 稍早宣布結盟,讓 Yahoo 成為 Firefox 的預設搜尋引擎,對影響 Google 市占應有部份關係。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也保證在未來 2 年內,將讓 Bing 重拾知名度與獲利能力。微軟打算將主戰場放在行動裝置,藉著平價入門款的微軟手機在新興市場的普及而拉高市占。

市場謠傳,蘋果 (AAPL-US) 有意不再以 Google 做為蘋果瀏覽器 Safari 的預設搜尋,如果是真,這將讓 Google 在行動市場的市占大受衝擊。有報導說美國行動搜尋有一半是來自 Safari,而行動市場是 Google 比較脆弱的一塊。雖然不知道蘋果可能以哪家搜尋引擎取代 Google,但 Yahoo 和微軟想必會很開心。

但《The Motley Fool》主筆 Tim Brugger 指出,Google 市占的下滑是只暫時,除非 Firefox 能突然拉升市占,否則情況不會有太多改變。現下 Google 的江山仍然穩固,但後有Yahoo、微軟等追兵,前有每次點擊成本 (cost-per-click) 下降的現象,搜尋巨頭的地位是否開始動搖,值得投資人多加注意。

美油價一度摔至67美元!分析師:油價大戰一觸即發

資料提供: 作者: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綜合報導 發表日期:20141128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週四 (27 日) 決定不減產,無助紓解原油市場供應過剩憂慮。消息引發國際油價大跌逾 6%,降至 4 年多來最低水準,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 (WTI) 價格一度摔至每桶 67.75 美元。

OPEC 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 Ali al-Naimi 在週四油產會議後證實,OPEC 會員國決議這次不減產。《路透社》報導,一名 OPEC 代表透露,下次油產會議將等到明年 6 月才會舉行。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大宗商品市場部主任 Harry Tchilinguirian 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解讀,OPEC 決定放棄扮演引導油價的生產者角色,讓市場來決定油價應有水準。至於低油價持續是否仍符合 OPEC 利益,尚待觀察。

消息傳出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 (Nymex) 1 月交貨輕甜原油價格於歐洲午盤一度大跌近 6 美元,摔至 2010 年 5 月以來最低價位每桶 67.75 美元;稍晚反彈回每桶 69.05 美元,跌幅仍達 6.3%。

倫敦洲際交易所 (ICE) 1 月交貨基準布蘭特北海原油期貨價格收盤更大跌 5.17 美元或 6.7%,摔至每桶 72.58 美元,盤中一度崩跌至每桶 71.25 美元,同樣創 4 年新低。本月價格跌幅眼看將創 2008 年以來單月新高紀錄。

Tyche Capital Advisors 駐紐約分析師 Tariq Zahir 預估,美國原油價格在接下來幾週可能會持續低於每桶 65 美元,並且恐開始對北美頁岩油產業帶來挑戰。他表示:「我真的認為,我們將開始進入油價大戰。」

你沒看錯!Google 和 Facebook 在激烈地爭奪中國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科技新報) 2014-11-08 10:31 

2014 年,Google 與 Facebook——兩家總部位於矽谷的平台型全球巨頭將戰火蔓延到了亞洲。中國成了它們激烈爭奪的市場——是的,你沒看錯。Google 和 Facebook,它們的網站和旗下的絕大多數行動應用都無法在中國順暢地被連上和使用,但這並不妨礙它們在中國的正面競爭:目標是那些有著全球化擴張需求、不斷增加海外推廣預算的中國廣告主們。

目前 Google 在中國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部分全球廣告產品的開發、廣告銷售和行動開發者與合作夥伴關係——數百名位於 Google 在上海和北京的辦公室的員工在支援這些業務。而一度傳聞即將在中國開設辦公室的 Facebook 也已經在中國開展廣告銷售業務,它還在招募負責中國市場的行動開發者關係負責人。

正在擴張的中國海外廣告市場

從今年初開始,無論是一些傳統的中國廣告主還是中國網路公司往海外市場上砸的推廣費用越來越多。一位專門負責某網路產品海外擴張的業內人士對 PingWest 透露:海外市場推廣這一塊現在非常熱門,國內一些只有 7-8 個人的廣告投放海外最佳化團隊,其月銷售額甚至可以達到幾百萬美元,淨利潤也有幾十萬美元。

而 Google 廣告營運大中華區總監黃萍也對 PingWest 證實:Google Analytics 分析工具與行動平台廣告工具 Google Admob 已經實現了整合,Google 平台上的開發者可以更方便地實現應用內購買的廣告推薦,而且可以用文字、圖片、橫幅、遊戲和影音等不同形式的展示廣告(display ads)實現其推廣效果,與這一塊相關的業務如今是 Google 中國廣告業務的主要增長動力來源,其典型客戶正是那些正在進行海外擴張的中國網路公司和開發者。

而另一部分持續成長的,也來自那些試圖「走出去」的中國大型企業和地方政府。「我們十分期待著與更多的中國省級地方政府的合作」,Google 廣告效果解決方案大中華區和韓國主管 Richards Gilbert 近日在台北一個 Google 舉行的活動上對 PingWest 表示,「很多中國的地方旅遊局用 Google 的廣告平台吸引海外的觀光客,成都市的地方旅遊局在 YouTube 上投放的廣告就實現了很好的效果,山東省做得也不錯。」

這也恰恰是 Facebook 在中國廣告正在爭奪的目標客戶。據 PingWest 得知,2014 年的早些時間, Facebook 副總裁 Vaughan Smith 曾多次來中國密會各地方政府旅遊局和負責海外推廣的機構,其中就包括 Google 的「示範合作夥伴」 成都市旅遊局。此外 Facebook 還與湖南省張家界的地方旅遊局等做過溝通,試圖說服他們通過 Facebook 推廣自己的「旅遊名片」。

當然,雙方更激烈的競爭目標仍是中國的網路公司和一開始就面向全球市場的行動應用和遊戲開發者,它們對 Google 和 Facebook 作為優質海外通路的角色更敏感,擁抱更積極。平均月活躍用戶人數達到 13.5 億的 Facebook 一樣是廣告主眼中的優質海外通路。

挖角中國人才承攬業務

2014 年上半年,Facebook 還挖了一些 Google 的廣告銷售人才,來服務日益增長的中國廣告主的需求。但因為現實原因,後來 Facebook 不得不把這部分員工暫時安置在其香港辦公室工作。早在 2 年前,Facebook 就把在中國的廣告業務分給兩家總代理公司,兩家總代理公司再分給更多的次級代理進行廣告銷售,Facebook 僅為這些代理做一些基本的廣告技術和解決方案培訓,但知情人士對 PingWest 透露:現在 Facebook 的銷售團隊不僅會直接接觸大的廣告主,而且會親自過來拜訪,進一步普及 Facebook 的廣告投放機制和競價規則,而對客戶提出的質疑和需求,Facebook 的反應速度也相當迅速。

對 Google 來說,由於在中國兩間正常營運的辦公室都在進行廣告的銷售和營運,這樣與大客戶的溝通會更容易一些。現在,Google 在中國採用的是代理商與直接廣告服務結合的方式。據一些 Google 的行動開發者廣告客戶對 PingWest 透露:Google 的銷售代表和客戶服務代表,經常會有意無意地對一些比較熟、合作比較緊密的廣告主進行試探,詢問它們在 Facebook 上廣告投放的情況,效果如何,以及預算會不會繼續增加等等。

這意味著 Facebook 與 Google 在中國的廣告主競爭已日益白熱化。

「我完全不介意競爭,而且競爭一直都有,」 Google 廣告效果解決方案大中華區及韓國主管 Richards Gilbert 對 PingWest 說,「中國的廣告主正在通過 YouTube 和 Google Display Network 對海外做廣告,這一服務是有競爭力的。」

Facebook 價格實專但有其侷限性

而對於大多數廣告主來說,價格肯定是廣告投放的主要參考依據之一。據 PingWest 瞭解:從平均水準來看,Facebook 的單一關鍵詞廣告價格要比 Google Adwords 低 30%—40%——這通常與廣告主選擇的投放地區和廣告優化代理有很大關係。比如如果什麼流量都要,AdWords 的價格也可以做到比較低,差不多 20 美分這樣,但如果你選擇部分歐美國家,有時候一美元可能也買不到一個用戶。但從整體上,Facebook 的投放成本比 Google Adwords 低 30-40%。

但低價也有侷限性。由於 Facebook 的新廣告網路「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剛推出不久,而 Facebook 的用戶月活躍用戶只有 13 億多——當廣告主以低價把這些用戶「洗」了一遍又一遍之後,再繼續洗下去之後的成本就會越來越高,這也就意味著那些已經在海外做了一段時間推廣的網路公司在 Facebook 上投放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甚至可能會高過 Google Adwords。

相比較來說,Google 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更「海量」的用戶作為基礎,對廣告主來說,無論剛開始投放,還是投放了一年以上,這個平台的成本不會變化太大。因為 Google 用戶的基數大、流動性強,且有 Google 網頁和行動直接搜尋、YouTube 和 Google Play 不同平台提供的不同的、可交叉的廣告呈現方式,廣告主基本上很難把這些用戶都洗完,而且 Google Display Network 平台本身也是在時時更新,更多地統計分析、廣告聯盟和行動應用交叉推廣的形態被整合進來。這樣以來我們也就能很好理解 Facebook 為何要推「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用戶數侷限之外,Facebook 廣告平台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數據資料沒法追蹤。在 Google 那裡,廣告主放一個頻道連結後,後續就可以分析來自這個頻道的次日活躍、7 日活躍、用戶行為等等,但 Facebook 會把這個頻道擋掉,雖然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內嵌 SDK 的方式解決,但這又會引發新的問題。

Google 的問題出在數據落差大

當然 Google 的廣告平台也有自己的問題。一些行動開發者廣告主對 PingWest 透露:Google Analytics 的後台會統計一個安裝數,但這跟廣告主自己統計的啟用資料差距很大。雖然從安裝到啟用本來就會有一定的差距,但 Google 統計的這個數據差距還是超出想像。

對此,Google 廣告解決方案大中華區和韓國主管 Richards Gilbert 的解釋是:中國大多數廣告主還是只在意「last click」(最後點擊)的效果,認為只有最後一次點選並產生購買才算有效廣告。但在行動環境下,廣告的呈現形式發生了很多變化,很多廣告是透過交叉推廣的廣告甚至遊戲的形式呈現的,即便沒有進行最後一次點擊,看到廣告的用戶事實上已經「消費」了這些廣告。「踢進球不只是最後起腳射門的球員,」 Glibert 對 PingWest 說,他認為行動遊戲中的虛擬廣告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中國的這些有拓展國際市場需求的大型網路公司,像百度、騰訊、金山和獵豹移動等,都會購買 Google 或者 Facebook 的廣告(百度也成了 Google 的客戶)。根據產品的不同,這些公司有些會主投 Google 平台,然後在量不夠的時候再投 Facebook 平台;但另外一些公司則會主投 Facebook,因為它們覺得 Facebook 的用戶品質更好,每個用戶的平均收入(ARPU 值)更高。所以,根據廣告主需求的不同,Google 和 Facebook 的廣告平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這自然也讓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不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網路公司和一些其它類型公司的國際化需求。用從事廣告優化這些行業內人的話說,現在正處在一個「流量紅利」階段,賺的就是這個勢頭的錢,這種情況在全球其他國家基本沒有。

美國一旦加息 經濟將會出現的七大改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和訊網) 2014-09-21 12:30 

美國加息,經濟會怎樣?

歷史,時有鬼斧神工之處。自負的人類似乎總是在創造嶄新的歷史,但一不小心又會走進形不似而神似的歷史旮旯角里。2014年9月17日,萬眾矚目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塵埃落定,盡管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鷹派,盡管耶倫還是在含混不清地表白著對長期寬鬆的一貫青睞,但超低利率的終結已然勢不可擋,美國加息已經只是個“時間問題”。將紛紛擾擾的短期爭論放到一邊,從歷史視角看美國加息,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加息是一個“十年之約”。

1994年2月4日,美聯儲將基準利率從3%上調至3.25%;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將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1.25%。這兩次加息分別是美國利率周期從階段性谷底進入上升階段的標志性事件,而2014年,美國又靠近了加息拐點。1994、2004和2014年,美國利率周期冥冥之中就形成了有規律的“十年之約”。當然,這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巧合,利率周期的規律性,恰恰是美國經濟周期規律性的另一種表現,這也是美國實體經濟長期運行穩定、美國貨幣政策長期風格成熟的客觀反映。

歷史從不簡單的重復,發現這個“十年之約”,對於我們理解和預判進入加息周期后美國經濟、國際金融市場乃至全球經濟的運行不無裨益。筆者比較了1994年和2004年前后的經濟數據,結果顯示,加息的實際影響可能和理論暗示和市場預期有些許出入。具體而言,歷史經驗表明,加息之后,美國經濟趨勢會發生以下變化:

其一,實體經濟增長會受到短期沖擊。
加息之年,往往是經濟復甦較為強勁的一年,1994年和2004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分別為4.04%和3.8%,均高於3.3%的趨勢水平,且都比前一年的增長率高出一個百分點左右,由此可見,強勢復甦是利率長期拐點形成的物質基礎。而拐點形成后的一兩年內,經濟復甦往往會有所趨冷,1995年和2005年,美國經濟增長分別較前一年下降了1.32和0.45個百分點,美國人均gdp同比增長率也分別較前一年下降了1.27和0.46個百分點。這說明,加息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沖擊是客觀存在的。

其二,投資引擎受損更加持久。
加息抑制短期經濟增長的途徑是全方位的,1995年和2005年,消費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下降了0.58和0.23個百分點,投資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下降了1.35和0.35個百分點,投資貢獻度的下降幅度相對更大。更進一步看,中長期內,消費引擎的增長貢獻會緩慢回升,而投資貢獻則會持續下降,1994和2004年加息后投資貢獻連續下降的持續期分別為2年和5年。這說明,加息對投資的直接抑制作用是較為明顯的,而財富效應的存在使得加息對消費的沖擊相對較小。

其三,工業生產會表現強勁。
從理論上看,加息抑制了投資,似乎應該對工業擴大再生產不利,但實際情況卻是,加息之后,美國工業生產反而趨強。1994年及其后6年里,美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率均高於1993年的3.27%,2004年及其后3年里,美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率也都高於2003年的1.24%。投資乏力、工業生產卻很強勁,這是因為加息之后美國現有的產能利用效率大幅提升,1994年和2004年,美國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3.58%和77.92%,較前一年分別上升2.14和1.94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提升導致美國經濟的產出缺口明顯下降,1994年和2004年的產出缺口就分別較前一年下降了0.99和1.32個百分點。這說明,加息后美國工業生產的提振是需求引致型的,具有內生性特征。

其四,微觀福利會受到一定沖擊。
加息往往是對經濟復甦可持續性表示確定的一種政策反應,盡管加息后的一年兩內,經濟增長會受到短期抑制影響,但長期來看,加息伴隨的還是長周期的持續復甦,因此,1994年和2004年加息之后,美國失業率都處於持續下降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增長卻相對羸弱:1994-1995年,美國實際報酬指數連續同比下降;2005-2006年,美國實際報酬指數同比增長率也都低於2003年水平。這說明,加息之前的降息往往解決了周期性失業問題,而其遺留下的勞動力市場結構僵化問題卻會在加息階段對微觀福利造成沖擊。

其五,加息未必能消滅通脹。
理論上看,加息是對物價普遍上漲壓力的政策抑制,但經驗表明,這種抑制作用未必能阻止通脹的上行。1994年美國的通脹率為2.6%,隨后2年的通脹率均高於這一水平;2004年美國的通脹率為2.7%,隨后4年的通脹率也都高於這一水平。這說明,加息拐點前長周期的貨幣寬鬆往往抬升了隨后很多年的通脹中樞。

其六,加息會帶來持續的資金流入。
1994年,凈流入美國的金融資本總計1767億美元,較1993年增長了86.56%,1996年凈流入資本上升至2541億美元;2004年,凈流入美國的金融資本總計9789億美元,較2003年增長了59.68%,2006年凈流入資本上升至1.06萬億美元。這說明,美國相對領先的加息周期往往能帶來明顯激增的國際資本凈流入。

其七,加息會伴隨著貿易保護主義。
從理論上看,美國相對領先的加息會通過利率平價提振美元,但實際情況卻是不確定的,1994年加息后,廣義美元指數持續上升,而2004年加息后,廣義美元指數不升反降。而無論美元匯率如何變化,1994年和2004年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均造成了負貢獻。這說明,加息過程中,美國並沒有推進國際貿易的足夠激勵,保護主義反而有了抬頭的機會。

總結一下:
從前兩次美國加息“十年之約”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出,加息之后,美國經濟短期增長會受到沖擊,長期投資也會受到抑制,而美國勞動力市場也將長期承壓,通脹壓力也難以同步下降。也就是說,美國經濟復甦對內生增長的依賴明顯增強,而美國政策層面臨的社會壓力也將持續存在、甚至會有所加大,如此經濟環境必將誘使美國政策進一步偏向保守和內視。而這,對於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將是巨大風險。此外,美國加息后伴隨的國際資本流動變化也恐將加速對新興市場的“抽血”,新興市場國家長期經濟增長所需的資金助力也將隨之下降。

總之,從加息后美國經濟和國際金融可能出現的趨勢變化來看,市場現在關心的美元升貶、黃金漲跌等金融變量的變化可能並不是關鍵的,真正重要的是,加息會伴隨著美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內生變化,並將使得美國經濟政策外溢性影響變得更加嚴酷。如果說qe退出只是演習,那么,加息將是實戰,新興市場國家宏觀調控的頂層設計將面臨真正的挑戰。

分析師︰蘋果市值最快明年破兆 股價飆逾45%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4-11-19 21:26 

在眾多殺手級新品簇擁下,蘋果(AAPL-US)近日股價頻創新高,更有數名分析師樂觀預估,很快市值就會來到 1 兆美元!

投資機構 Alexander Alternative Capital 分析師 Michael Corcelli 周二(18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毫無疑問」蘋果市值明年就有機會觸及 1 兆美元。

知名對沖基金 Omega Advisors 操盤人 Steve Einhorn 同意這項預估,認為目前115 美元的蘋果股價仍「深具吸引力」,市值終將會來到 1 兆美元。

事實上根據《USA Today》報導,向來對蘋果深具信心的億萬投資大戶 Carl Icahn,也曾說過蘋果市值將會破兆。

周二蘋果股價勁揚 1.3%,收 115.47 美元,市值約 6700 億美元。目前 Google(GOOG-US)、微軟(MSFT-US)與亞馬遜(AMZN-US)股價,分別在 3660 億美元、4050 億美元與 1510 億美元左右。

若依 1 兆美元市值換算,蘋果股價必須較目前水準再飆漲 46%,至 167 美元。此幅度聽來似乎有點遙不可及,但是別忘了,今年迄今蘋果股價就已漲了40% 左右。

分類: bestvision

頁面